從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一走出來,會看到滿街的自行車車海與一座三層樓的自行車停車場,可以想像這座城市對於自行車的熱愛程度,是北美城市很難達到的。
從一組包括1970年代、1980年代與今日的阿姆斯特丹十字路口照片做比較,可看出阿姆斯特丹在二十世紀後期,從1970年代、1980年代到今天道路空間的轉變。
「阿姆斯特丹最漂亮的地方,如觀光客最喜歡到訪的、當地人最喜歡坐著的內院、逛市集、放鬆的空間,這些地方以前都被當作停車位使用,發現這件事讓我很驚訝!」永續阿姆斯特丹的創始人 Cornelia Dinca 說,她從就讀阿姆斯特丹大學時就開始收集照片。
無可否認,阿姆斯特丹在自行車推動上是先行者,但美國布魯克林在1895年就成功地推動設置自行車道。而二次戰後,阿姆斯特丹的人均收入增加,人們開始購買車子,過著如美國一般的摩登生活。
「這時對於自行車使用開始產生很大的轉變。當時荷蘭人開始全然的擁抱美式生活模式,許多美國專家來到阿姆斯特丹。當時的規劃時興拆掉市中心舊區域後,興建高速公路與立體停車場,這些都開始逐步地發生。」 Dinca分析。
政府開始在郊區建造高樓層公寓,「這將造成城市更擴張,更依賴汽車。政府決定了這是未來人們的生活模式,」她說。在此同時,政府開始規劃興建商辦核心區。
這時開始有兩個團體進行抗爭。一是一些年輕人希望可以持續待在市中心,他們開始佔領建築物,使建築不會被拆除;另外,歷史學社群也提出反對聲浪。但政府仍然沒有改變政策方向,直到增加的車流量使行人與騎乘自行車者的交通死亡率增加,尤其是孩童的死亡率增多。突然間,大規模的抗議在全市蔓延了開來。
這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北美城市,但卻沒有。Dinca表示:「在70年代到80年代,孩童騎車上學的比例增加。這也是為何荷蘭人會提出“要給小孩一條安全騎乘到學校的道路”的訴求,而反對“我們就開始開車載小孩去學校吧”的妥協”。」
同樣的,當石油危機衝擊荷蘭時,荷蘭人與美國遇到石油危機的反應也截然不同。美國以保持天然氣的低廉價格作為對抗,而荷蘭如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卻是開始實行週日無車日,所以人們開始想起廣場成為停車場之前的樣貌。
慢慢的,改變開始發生。 Dinca說:「所有的事情皆非一夜之間的改變。你可以追查70年代的改革,即使如此,從這些10~15年前阿姆斯特丹的照片中,可以知道當時仍是非常以汽車為中心的,其景況與今日完全不同。我認為,這個城市是在90年代後期,才開始從中獲得益處。」
當反對單車數量增加的聲音也同樣出現時,要做到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。但所有這一切都證明阿姆斯特丹沒有特異的條件—它是如此扁平且人口密集,不久前它也是充斥著車輛的。如果它可以做到不依賴車輛,如此大的轉變,其他城市也一定可以。
Dinca指出:「我認為它是緩慢發生的。對我而言,最震撼我的是,阿姆斯特丹並非一開始就都對自行車友善,所以我們可以打破對於過程的依賴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施政脈絡、氣候條件、與利益團體。但如果你看到阿姆斯特丹都可以做到了,就可放心,因為它告訴你其他城市也可以做到。」
原文出處:These Historical Photos Show How Amsterdam Turned Itself Into A Bike Rider's Paradise
中文翻譯:http://eyesonplace.net/
【荷蘭官方影片】七分鐘影片,一次了解荷蘭是如何成為全世界自行車王國
【繼續閱讀】
>>> The Cyclist 自行車王國 - 荷蘭
>>>《Travelers Digest遊客文摘》旅遊城市美女 荷蘭 世界No.1
>>> 談荷蘭的單車哲學
留言列表